Alternate Text

物业服务行业员工岗位信仰问题的研究

发布:联盛物业时间:2021-03-26返回列表

一、信仰的本源

1、信仰的含义

信仰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世界便打破了以往的平静,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及至后来,这种变化变得明显而又快速。为什么唯有人类,而不是其他生物如此巨大的改变了这个世界?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生物,关键在于人拥有意识。这种意识,使得人类会观察世界,会反思自身,意识到责任和使命。也正是这种意识,几乎从人类诞生开始,便有了信仰,便开始通过观察不断总结,结合责任和使命不断践行,人类才成为地球的主人。历史告诉我们,有人的地方,就有信仰,有行业的地方就有信仰,有岗位的地方就有信仰。

2、信仰的意义

迄今为止,人们对信仰的认识,都仅仅限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宗教信仰,或以为只要人们心中有神的信念,就是有了信仰。其实,这只是人们对人类智慧尚处于蒙芽时期的信仰活动现象的肤浅外表的认识。

信仰,即是你的信任所在,又是你价值的所在,更是你的责任和使命的所在。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是个人的意识行为,是一个人深刻的内在自觉,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它只在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信仰是绝对的,它不以任何物质条件的变化而转移。信仰是精神世界中发出的巨大力量。它能托起沉沦的人生,点亮心灵的灯盏,给人一种精神的仰望和生命的活水。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核,是支撑人坚定走下去的动力源泉,更是一种灵魂式的爱,让一个人懂得取舍,懂得责任和担当。我们通常能看到国家文化、宗教文化,这些文化就是人们的信仰所发展的一种文化。信仰最根本的就是以自身为根本生发出对所万事万物产生的一种大爱,通过人的情绪,透过大脑所激发的无限渴望和动力。

信仰是人们对生活所持的某些长期的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等程度,人的有限性是不会改变的,虽然我们知道的比2000年前的人们多得多,随着知识的增加,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获得了进展,可一些新的困惑又会产生,而在有些问题上,比如在死亡所引起的恐惧这一人生终极问题上,则几乎没有取得进展。人类在欲知和未知、在有限和无限之间的鸿沟,与我们的祖先相比,缩小的幅度可能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在这道鸿沟里,既生出希望,也生出恐惧,这就给信仰留出了空间。

3、信仰产生力量

所有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思想和期望,但是梦想成真的人却是少数,关键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坚定的信仰。因为人一旦拥有了信仰,就拥有了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就体现为永不放弃的行动。拥有信仰的人会十分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追求,也使得他们无论面临任何挫折和困境,都会百折不挠,不言放弃。在每一个有信仰的人看来,信仰都具有神圣性,这种神圣性使信仰者严以自律,使信仰者的思想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使信者的目标具有崇高性,从而使信仰者的行动更具积极性。

有相同信仰的人,具有心理的认同性,从而感情上具备亲近性,关系融洽、和谐。信仰者信仰的或是一个偶像,或是一种信念、思想等,如果一个现实中的岗位成为信仰者的对象时,信者会接受岗位的感召,并因共同的信仰而认知岗位的责任和使命。信仰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渲染性,从而可以激发信仰者内心的力量。同一信仰的人,会形成一个内核团体。团体会具有很强的纽带性,使信仰者的内心有了归属性,团队向心力将不断提高。

二、岗位需要信仰

1、信仰是岗位的内在需求

有人的地方,就有信仰,有行业的地方就有信仰,有岗位的地方就有信仰。

无论是教师、医生、军人、公务员、企业各岗位人员都有各自岗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岗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越强烈,越能凸显岗位信仰意识,越能培养对自身岗位的信仰,岗位信仰越强烈,对自己的岗位就越有信心,责任感和使命感会越来越强,你的精神世界就会越来越富足,你的人生会越来越精彩!

教师岗位需要信仰,有岗位信仰才会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什么?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孩子,培养每一个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身心灵健康和谐成长,担负培养祖国未来人才梯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回望历史,有太多的老师留在了人民的心中,而在我们现实社会中,也有许许多多的老师,他们就有岗位信仰,他们的举动诠释着岗位信仰的正能量。谭千秋老师是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四川省特级教师。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当时,正在上课的谭千秋迅速组织同学们向楼下疏散。当他得知有几个同学还没有离开,立即返回教室。危急时刻他奋不顾身扑了上去,用双臂将4名高二一班的学生紧紧地掩护在身下。5月13日晚上,当搜救人员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他的双臂还是张开的,趴在讲台上。他叫谭千秋,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诠释了教师岗位的信仰,为了岗位的责任和使命,不惜牺牲自己保护他的学生,在全国树立教师岗位的大爱与责任的榜样。

践行岗位信仰的人不胜枚举,我们大家熟悉的雷锋、焦裕禄、王进喜、任长霞等等,他们都有自身岗位的信仰,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塑造着不平凡的敬业精神,都坚信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能干出不平凡的成绩,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时刻自律自觉坚守一颗赤子之心,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

2、信仰是思想升华的基础

物业人同样需要岗位信仰。首先要从我们的思想上转变,思想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可贵标志,所有的人类活动,均有思想的参与。思想的发生基于个体自身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并以个体的归宿为根本指向。简单来说,个体通过思想的活动,会认识到自己跟周围世界之间的关系,例如我是谁?我在整个世界的存在状态怎么样?而这种思考的结果,就必然引发对自己的期望,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渴望得到什么?思想的结果是出现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则会引起精神上的痛苦,尽管对此的反应程度会因人而异,可至少可以肯定这种感觉并不轻松。举例来说,假如你的期望是有朝一日可以成为物业服务行业的打工皇帝,这种期望的达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马上实现,需要知识积累、经验积累、通过各种培训及各项考试等,来不断提升自己,这时候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就会引发需求尚未实现时的压力、不快甚至是痛苦。若想要消除这些痛苦,必须采取行动,去达成目标。事实证明,坚定持续的行动需要巨大的精神支持,这就是信仰。不同的人在信仰的选择上也会有所不同,不管信仰有多么不同,信仰者对信仰的态度却是相同的,即将信仰内容视为统领人生各个方面的最高原则,所有的活动都以遵循这个原则为指向。

3、信仰产生规矩意识

生发岗位信仰就会产生规则意识。通俗地讲就是指人们发自内心、以规则为行为准绳的意识。规矩意识就是其应该遵循的法律法规、政策原则、社会公德、企业规章制度的意识。明朝理学家方孝孺认为;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立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习总书记讲话中多次提到规矩一词。可见,按规矩办事是办好一切事情的前提。《人民日报》在论规矩时提出:坚持慎思、慎微、慎初、慎独,养成规矩意识,即使抽走那块规矩的 “玻璃”,每天也会自由地生活、快乐地工作,臻于“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境,也必能干成事。人无“规矩”则废,国无“规矩”则乱。认真审视近年来各行各业出现的不守规矩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人们的“规矩”意识淡薄,无视“规矩”,甚至是践踏“规矩”所致。如今,“规矩”意识回归社会,这将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古人说得好,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成者,无有也。让规矩意识成为一种观念上的习惯,是一种自觉的纪律底线观念。规矩意识是岗位信仰生发出来的自然意识,岗位没有信仰就不会生发出规矩意识,更不会在岗位上有所建树,只会让你在不同岗位上徘徊,不知不觉中耗费了你美好的人生。人们常说,“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如果外在的制度转化为内在的遵从,形成岗位信仰,生发规矩意识,时刻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物业人的未来将不输其他行业。这种对规则制度的敬畏与遵从,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讲规矩。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如同杯子,物业人的事业生命如同水。杯子漏了,水迟早是要漏光的。规矩意识不仅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现代自我管理素养。处处不讲规矩,自我管理往往就会失序。事事不守规则,规矩就是镜花水月。如果对约束自己的规矩都去突破,那么面对规范制度,就会因觉得“束手束脚”而出格变通。如果只想当“手电筒”,用规矩“照”别人不“照”自己,最终就会凌驾于规矩之上。这样的物业人,又怎么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物业服务行业的发展要求。

4、信仰的基础是规矩意识的培养

物业人要想拥有岗位信仰,就要培养规矩意识,就要懂得规矩是一种约束,是一种准则,是一种尺度,是一种境界。因此,做一个有岗位信仰的物业人,就要成为道德上纯粹的物业人,专业上引领的物业人,纪律上守规矩的物业人,责任感和使命感超强的物业人。这是物业人岗位信仰的必然要求。反之,你将整天生活在郁闷之中,对行业的抱怨会越多,对岗位的不满会越大,幸福指数会持续下滑,你的人生将会失去的更多。因此,我们必须在五方面强化规矩意识:即规范学习行为,不让不良风气在自身身上出现,规范工作行为,不让细节出差错,规范从业行为,不让谋利思想萌芽,规范生活行为,不让自身行为败坏行业声誉。用优秀的习惯力量筑起规矩之墙,生发岗位信仰,用“尊重生命价值,涵养生命能量,践行岗位信仰”的价值观铸就规矩之剑,树立岗位信仰,弘扬岗位信仰。

三、岗位信仰对物业服务行业的现实意义

1、岗位信仰促使正确选择

物业人一旦树立了岗位信仰,就会有正确的做人做事的选择,就会指引你走向人生的辉煌,你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在真和假之间,选择真,做真人,说真话,对待客户更要如此。在知识和方法之间,选择方法,方法才是让物业人不断获得知识的法门。在爱和冷漠之间,选择爱,爱他人,也爱自己,心中有爱,才会幸福。在随波逐流和坚守之间,选择坚守。只有默默坚守,才能找到真我,才能把你的岗位做到极致,才能让物业服务行业成为引以为傲的行业。在原则和让步之间,选择原则,原则信念不倒,才能成为一个有岗位信仰的人并影响一大批人。在职责与现实面前,要负起责任,对现状不满,要忍得住,而不是不负责任的在同事和下属面前大发牢骚,发牢骚人人都会做,但有岗位信仰的人不可以做。在尊严与人情之间,要挺拔起腰板,尊重自己,只有尊重自己才有可能尊重自己的客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真正的爱源于尊重。只有物业人自己有了最起码的人性尊严,才有可能服务好客户,才有可能与客户和谐共处,树立物业服务行业的尊荣。

2、岗位信仰对物业工作影响深远

物业人一旦树立岗位信仰,信仰就会在你从事物业服务行业的生涯规划上产生深远的影响。信仰会让你确立人生的目标,不会偏离你正确的人生目标。信仰会让你把握奋斗历程的每一个瞬间,更好的把握你的幸福人生。信仰会陶冶你的精神境界,让你的精神视野更开阔,影响你始终保持愉快的精神境界。信仰会让你养成驭挫的勇气,所有挫折在你面前都如同你奋发的动力源,让你愈挫愈勇。信仰会塑造你个人的道德魅力,继而影响更多的人。信仰会让你更好的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让你在物业生涯里游刃有余。信仰会促进培养你乐观的情趣,乐观的面对一切,始终给别人呈现的积极阳光的心态。